自貿區法治建設首當其衝的任務就是積累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經驗
  □杜曉
  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商務部部長助理王受文就自貿區發展表示,“這麼多外資進來了,這些外資損害不損害國家的利益,在中國是不是公平競爭,是不是侵害消費者的利益,是不是污染環境,是不是侵害勞工的權益……我們要加大反壟斷執法力度,加大國家安全審查制度,還有其他一些事中事後監管制度。為此,商務部正在修改三資企業法,要形成一個外商投資法,構建利用外資的新體制”。
  透過商務部有關負責人的話,人們能夠明顯感覺到自貿區發展的法治路徑正日益清晰,法治正在成為自貿區探索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和主要驅動力。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背景下,自貿區發展緊緊依托於不斷深化並完善法治建設、豐富並落實法治細節,在此基礎之上實現經濟的轉型與升級,與以往的發展模式相比,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關於自貿區近來接連傳出利好消息,不久前,第二輪自貿區試點公佈,廣東、天津、福建成為新的改革開放試驗田。李克強總理曾表示,“事實上,國家並沒有給自貿區任何資金支持、稅收優惠”。我國改革開放歷史上曾經有過各地紛紛建設經濟開發區的熱潮。不可否認,開發區對於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曾經起到過很大的積極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最主要的表現就是政策依賴性太強,某些時候甚至給人們的感覺是,先有政策後有開發區,政策幾乎成了開發區的糧草。
  不管是過多過濫的土地優惠政策、稅收優惠政策抑或是其他,都與法治市場經濟的諸多要求不相符合。政策主導的發展模式有可能在實質上成為權力主導、政績主導,一些政策的出台過程不盡合理,給予的優惠過大過寬,使得GDP數字上的變化難以給群眾生活帶來根本改善,乃至出現上下其手、尋租設租的空間。在註重政策開路、地方讓利的同時,更可能會導致為了招商引資無所不用其極,事中事後的監管水平直線下降,最後的結局就是監管被政策所綁架,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自貿區從一開始就不會再走過去的老路。李克強總理曾經強調,“上海自貿區不是政策窪地,而是改革高地”,他還表示,“推廣上海自貿區試點經驗的核心工作,不僅是拓展到三個地區,而是要在全國推行三張清單:法無禁止皆可為的負面清單、法無授權不可為的權力清單、法有規定必須為的責任清單”。
  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形勢下,自貿區註定將告別政策窪地成為法治試驗田。自貿區對於法治建設的樣本意義、現實意義並不亞於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自貿區法治建設所樹立的標桿將有助於更多地方藉此從政策窪地、權力束縛中解脫出來。
  目前,自貿區法治建設首要任務就是積累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經驗,繪製行政權力合理運行的藍本,為在全國範圍內推行並落實三張清單提供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層面的指導。自貿區法治建設還應該適時向前沿領域、重點領域推進,尤其是改革過程中新情況、新問題多發的領域,勤於思考、敢於鋪路,比如,上海市人民檢察院近日發佈的首部自貿區刑法適用指導意見。此外,自貿區法治建設要發揮地方立法積極作用,將法治建設成熟經驗和做法通過法律法規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是複製推廣自貿區法治建設經驗最直觀簡潔的辦法。
  (原標題:告別政策窪地打造法治試驗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dknpbcm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